【活動側寫】到中研院來場跨域碰撞的思辯之旅

ImgDesc
ImgDesc
ImgDesc
ImgDesc
ImgDesc
發佈日期 : 2022-11-02

10月28日飄著細雨的台北,在系主任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中研院的地理資訊典藏室。小小的空間內蘊藏著豐富的資源,這邊蒐集著百年來臺灣與中國的地圖與遙測影像資料,並透過數位典藏技術進行保存與加值應用。一股濃厚的地圖味撲鼻而來,平常網路上取用的數位化地圖還有資源竟然就是出自於這一間房間,眼前充斥著即將被數位化及已被數位化的各種地圖,地圖學拼接與實際繪圖的回憶瞬間湧上,泛黃脆弱由台灣日日新報出版的台灣堡圖,還有當時計算地形圖用來定位的三角點手稿等圖竟活生生的躺在桌上,為了方便了解各區塊的位置,竟然有為地圖資訊量身打造身分證,能夠有效管理這些零碎的資訊,還有最一開始的立體地形圖更是活化了死板板的紙本地圖,彷彿來到地圖夢工場。

在廖泫銘及蘇文榮老師的詳盡解說下,我們了解這些努力與實踐不但降低空間技術知識應用的門檻,更能持續蒐集建構永續的空間基礎資料,並活化跨域應用。再順著研究員的腳步深入地圖典藏室一探究竟,刺鼻的底片藥水味毫不留情地竄入口罩,大量二次大戰後期、戰後臺灣地區的航空照片還有當時比三個拳頭大的空拍圖底片就在眼前,美軍因國情需要於二次世界大戰及冷戰期間,在東亞地區執行偵察任務所建立的圖資,屬於美國國防情報局檔案全宗一部分,很難想象過去的國家情報現在已經公開給大家隨意翻閱,今日透過深入對比、檔案修護找出現在的精確位置,更加直觀土地的樣貌,成為區域研究的珍貴資訊與素材。討論過程中,我們也了解研究中心正在朝向時空大數據與地理人工智慧(GeoAI)的方向前進,此行走一遭研究生們像是劉姥姥進入大觀園,重新認識更多樣的地圖實踐。

第二站我們前往民族所,跟黃宣衛教授來一場跨域碰撞的思辯之旅,盡信書不如無書,黃教授從人類學的角度切入體會「異文化」更有同理心,探討基督宗教的過程、動力、意義與影響,後踏上池上平原,涉入歷史、認知、族群等主題的研究,針對多樣族群加以比較。分享配合計畫以秀姑巒溪流域為主要研究場域,並以人類學為基礎,透過區域研究掌握台灣社會當代處境,由不同學科對話並與社會實踐結合。他認為鄉的大小最為區域的研究剛剛好,能以區域研究的視野,跳脫原住民研究與漢人研究的分野,從人的創造性與侷限性出發,探討文化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地方感油然而生,以其對不同面向既有整體又更深一層的理解,聚焦在文化與產業治理,探討學術研究與在地社會共同發展的可能。在精彩的演講後同學踴躍發問,並著墨在田野如何拋開本位思想,過多的理論資訊要怎麼去過濾與取捨,還有關於埤塘的認同感,在原住民田野間一定要喝酒才能融入收到認可等有趣的問題,令人印象深刻的回應是,黃宣衛教授強調田野的重要性,他說三分靠理論,七分靠田野,許多難能可貴的經驗與研究想法皆是在過程中擦出火花成為一個好的研究發問,而力量只是為了強化新觀點的其中一種工具而已。

兩場不同領域的參訪,讓研究生們反思不管是過去留下來的珍貴地圖數位化的資料,還是田野後深入瞭解土地並不再是觀看者角度加入同理的元素,了解資源善用之會有不同研究面貌,打開窗戶聽聽多元的聲音,有意想不到的研究方向,這次參訪開拓了研究生的眼界,並在每一位同學的心中種下不同的種子。

活動側寫:江紫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