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視返鄉(fan-shiang/homecoming)為一種審美過程,可能導致城市範圍的造家實踐(city-wide homecoming practices)。以 2016 年至 2020 年代初在彰化市的田野工作為基礎,並以最近台灣各地的返鄉趨勢為背景,講者嘗試從主體、空間與物質的微觀互動切入,將返鄉概念化,從而理解彰化市近年正在浮現的店主–藝術家網絡如何由小而大、由內而外、彼此串聯,逐漸影響城市被建造、使用與生活的方式。講者會以三個時刻帶出這個過程。首先是翻新(renovation),涉及主體對即身環境的改造;然後是現身(manifestation),這是自我主體的物質化公開宣示;最後則是對衝(confrontation),即公開宣示的自我主體和他者主體遭逢的過程。前述時刻構成了微觀的審美機制,並使個人跨越自我界線至公共範疇,展現為彰化市地景的保存、活化與再創造。當然,近年已然文化化的返鄉潮流,以及彰化市不利於國家和資本大幅介入的條件,也共同促成了整個城市作為家的再意義化,使返鄉之旅多少解除其孤獨的悲劇性,得以成為積極的社會性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