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調側寫】文化地理研究專題:認同與地景

發佈日期 : 2023-10-23

今年本系亞太課程文化地理專題,在主題「認同」的主題下,於10/21-22舉行了兩天一夜的台北田野調查。兩位負責授課的教師Adam Horalek以及林潤華帶領鄭儀君、Eva Ermylina Fahriannur、Luisa Marie Fischer等修課學生,在大台北地區找尋台灣民眾建立自我認同策略的蛛絲馬跡。

首站,我們抵達了228紀念公園,在授課老師們的帶領下,學生觀察了紀念公園裡的地景設計,探討不同時期與型態的建築,如何成爲各時代建立認同或重塑認同的方案。例如宮廷風格的建築以及刻意挑選的歷史人物雕像,如何強烈地與中國認同連結。而228紀念碑又如何串連不同地區與228相關的事件,最終集結在紀念公園的紀念碑上,進一步轉化整個公園的意義。

隨後課程一行人沿著博愛特區行走至中正紀念堂,去見識更大尺度與規模的空間意義爭奪的具體個案。中正紀念堂作為原本抬升強權政治的空間,如何在台灣進入民主時代後,轉而成為一個複雜、多元、價值衝突,但卻又滲透入每一個人日常生活的空間。在討論過程中,Adam老師引導學生們:中正紀念堂之所以有趣在於,不論你喜不喜歡蔣介石,這個空間不只屬於樹立或推廣強人政治的地方。相反的,你可以看到許多當地人來此進行他們的日常生活,這不只是屬於觀光客的,更屬於一般市民大眾的日常生活與集體記憶。真真切切說明了這個空間在解編時所面臨的多重且可能相互衝突的處境:這個空間成為神化強人的空間,但同時他也屬於多元市民空間的一部分。這樣多元價值並至的狀況也在園區內的展覽可見。

第二天我們則以不義遺址的踏查作為主軸,而景美人權園區成為我們重要的踏查地點。學生在踏查真實的不義事件發生的地點後,對於這類空間目前多數著重受難者的記憶與經驗,而非壓迫者的角度,產生許多討論與反思。我們同時也對於在許多爭議議題上許多資料以及論述的並置與被接受,而不是粗暴磨滅,究竟是「讓歷史顯現出她的面貌」或只是單純「大家不想仔細去討論」進行思考。

在旅程裡的最終,我們停在了紅樓西門。紅樓西門作為性別平權最具象徵性的燈塔,自然也成為了台灣型構自我認同的一部分。「我們」對於多元性別的瞭解,視為一種進步,使得「我們」與中國、甚至其他國家有所不同。即,多元性別不只是社會與文化多元過程的一部分,也成為國家認同型構計畫的一部分。

綜觀兩天的行程,我們發現形成認同的方式與計畫無所不在。它可以是地景設計、可以是飲食文化、可以是日常生活的娛樂,就算性別平權的議題,也成為重構與建立自我認同的一環。這些地點以及空間中所被施行的策略,均牽扯這塊土地如何形塑與收攏不同族群的集體記憶,直接或間接整合爲這塊土地的集體認同。

無所不在。

ImgDesc
ImgDesc
ImgDe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