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大四學生陳姝蓉,暑期選擇到私立美育文理技藝短期補習班,進行「臺灣文化產業實習」。在此期間,她深入參與音樂補習班的日常運作,從教室維護、行政庶務到招生推廣與家長溝通,逐步累積第一線經驗。
第一週,陳姝蓉主要協助教室整潔、整理學費袋、通知隔天課程、登記請假與調課等行政事務,並在老師帶領下解說課程內容、協助招生。她坦言雖有部分相關經驗,但仍需在細節上更專注,尤其在暑假新生報名與舊生請假並行的情況下,資料記錄較為複雜,需要更細心處理。
第二週,補習班加開三個新班級,工作重心轉向招生與體驗課追蹤。她需聯繫曾諮詢的家長、安排體驗課程,同時維護現有學生的課程紀錄與上課品質。面對學費袋日期錯誤或收費延後等狀況,她學會迅速發現並修正,並嘗試像資深行政老師一樣,依學生年齡推薦合適班級,以提升體驗後的報名轉換率。
第三週,大量體驗生與短期班學生湧入,使課程時間與調課頻率大增。陳姝蓉在收費檢查、家長提醒及課程變動紀錄上更加謹慎,避免堂數錯誤引起誤會。她也透過觀察老師與家長的對話,學習在適當時機輔助解說課程,並為避免遺漏事項,養成即時記錄或設定提醒的習慣。
第四週,她已能獨立面對家長,解說課程、請假須知與補課辦法,並完整處理體驗課預約流程。面對臨時調課,她能快速協調,兼顧教室與家長需求。學生收費問題顯著減少,溝通過程中亦更能維護教師權益,展現了較高的獨立作業能力。
這幾週的實習,陳姝蓉從初期的不熟悉,到能獨立處理行政與溝通事務,在教室維護、費用管理、招生推廣及家長應對等面向都有明顯進步。她在收費與紀錄上的細心度提升,減少了錯誤發生;在家長互動方面,從協助老師到能獨立解說,顯示了專業度與自信心的增長。她也展現了自我覺察與改進意識,主動找方法解決遺漏問題,並保持對音樂及友善工作環境的熱情。這段實習不僅讓她習得行政與人際溝通技巧,也為未來在文化產業或教育相關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實務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