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大四學生陳冠穎,今年暑期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實驗組進行臺灣文化產業實習。在機構督導陳虹樺老師的帶領下,她橫跨行政與教學的多重角色,累積了豐富的專業經驗,也透過反思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教育實踐觀點。
實習開始,陳冠穎就投入第 65 屆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的籌備與賽後行政工作。從名冊校對、證書封裝、物資清點,到協助總統接見科展第一名師生的現場準備,她逐步體會到公部門行政工作的繁複與嚴謹。龐大的資料量與緊湊的進度,讓她學會調整心態,以耐心和細心應對挑戰。她更在分工合作中體會到策略調整的重要性:透過任務切割與互助支援,提升整體效率。這段經驗讓她深刻理解到行政不僅是執行,更需要靈活應變與細膩心思。
進入暑期課程後,陳冠穎開始參與多門營隊課程,角色從課堂助教逐步轉為獨立教學者。在「AI遊戲程式小達人」系列課程中,她觀察教師如何面對混齡學生,運用口令管理秩序,或在課堂中適度安排遊戲環節平衡專注度。她也親自處理學生的情緒崩潰與適應問題,體會到理性引導之外,給予陪伴與情緒支持同樣重要。這些經驗讓她反思,教師應兼具耐心與敏感度,善於在秩序與自由之間拿捏。
此外,在 DIY 講師培訓課程裡,她學會將實驗原理、操作步驟與延伸思考整合,並領會到「理解重於成品」的教育核心。這種做中學的精神,也啟發她在未來課堂中更多採取以學生為中心的策略。
陳冠穎更在「彩虹試管」課程中挑戰獨立講授,從助教轉為主導課程。在設計與試教過程中,她將觀摩所得融入教學:讓學生先操作,再透過統整環節引導反思,並強調器材使用的細節。
8 月 22 日,校內指導老師郭俊麟親赴科教館訪視,觀課陳冠穎的「彩虹試管」授課。郭老師對她落落大方的台風、條理分明的講解,以及面對小學員能有效維持秩序、靈活掌握班級的能力,給予高度肯定。他認為,陳同學不僅展現出自信,也已具備未來投入教學現場的潛力。
除了行政與教學,陳冠穎也參與設計科教館暑期營隊的宣傳 DM,學會在版面設計上「簡潔有力」的重要性。她並協助完成食農教育教案,參與鳥類生態調查,學習辨識鳥種與操作調查工具。這些任務讓她跨越教育與環境領域,拓展更多元的知識基礎。
回顧實習歷程,陳冠穎坦言,初入公部門時曾因陌生而感到不安,但在督導與同事的支持下逐漸適應,並透過主動觀察和不斷反思,將挑戰轉化為養分。她在行政上學會細心耐心,在教學中理解探究與引導的靈活性,更在情緒支持與班級經營上累積了寶貴的經驗。
實習督導陳虹樺老師在整個過程中,給予她許多專業上的指導與細心提醒,無論是在行政細節的把握,或在課程設計與授課策略上的調整,都耐心引導並提供建議。正因為有督導的用心陪伴與指導,讓陳冠穎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成長,並獲得豐富的學習成果。
這段實習不僅讓她跨足行政與教學,實際體驗科教館的多元運作,更讓她突破舒適圈,建立起自信與專業。她期許自己未來能在效率與細節之間取得平衡,並將所學應用於教育現場,持續深化教學敏感度與實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