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側寫】金門培力共學 Day3_小金門的深度導覽

ImgDesc
ImgDesc
ImgDesc
ImgDesc
ImgDesc
ImgDesc
發佈日期 : 2022-11-04

烈嶼:神祇、信仰與傳說

金門移地教學的第三日行程由臺灣同學負責解說。四位來自臺灣系與社會系的同學通過線上面試後,加入培力共學課程。大家在九月份利用課餘時間,透過四場密集工作坊,從零開始規劃出烈嶼(小金門)深度導覽—囊括傳統信仰、建築形式、戰地轉型。

從金門登船,大約十來分鐘的時間抵達九宮碼頭。來到小金門第一站首先前往碼頭附近的主祀媽祖的羅厝「西湖古廟」。負責主講的臺灣系同學 舜凱 從廟史,講到廟宇外觀與內部設計,廟外的石牆彩繪與富閩東建築特色的土型馬背,讓廟宇呈現出與台灣本島不同的風格。廟內有兩幅瓷磚拼貼畫,是由前往南洋發展,事業有成的金門子弟捐贈,上頭寫道:「汶萊獨立國華和百貨商場劉錦國、林桂英夫婦暨全體員工敬謝」,凸顯南洋華僑在功成名就後,回饋金門地方的情感連結。另外廟內極具特色的三國演義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彩繪壁磚,以廣為人知的故事妝點牆壁更是抓住臺灣學生與外籍生的目光。

提到傳統信仰,當然少不了介紹廟宇風俗的環節。臺灣系為大家解說入廟時需從龍口進(左青龍)虎口出(右白虎),廟前石獅子的陰陽分辨。有趣的是,好幾位外籍生竟也主動點起香,跟著臺灣同學親身體驗拜拜的流程,燒香的煙縈繞在不大的廟宇裡,此刻師生們秉著誠心與神靈對話,在寂靜的沉默裡打破語言與國界的隔閡。舜凱與湘芸為大家示範「擲筊」,說明儀式中聖筊、笑筊、無筊的不同呈現與意義。來自波蘭的外籍生 Natalia 外籍學生對此感到詫異,並表示自己來自於天主教信仰的文化,完全難以想像傳統漢文化中的人與神竟然可以透過這種類似對話的互動關係。

第二個解說點是青岐「烈女廟」,由社會系的誼樺負責為大家介紹。烈女廟中的主祀原是從廈門飄流而來的的一具女性浮屍。祂託夢給駐守列嶼的軍人,訴說自己生前差點被名共軍侵犯,最後選擇跳海結束生命,若軍人能為祂建廟便保佑列嶼人民平安,此事還有被刊登在報紙上。除了烈女顯靈,解說同學也提出另一種思考方向,透過烈女被共軍侵害,牽動烈嶼乃至於金門、臺灣本島的意識形態,因此或可解讀為當時國民政府的反共愛國的大內宣。 由於祂並沒有正式神格,在信仰分類上屬於陰廟,與方才參訪主祀媽祖的正廟西湖古廟截然不同。現場透過討論二者神性,再加上前一天將軍廟的對應比較,讓同學們產生學習的碰撞,進而認識傳統信仰中神性,並且理解傳統信仰如何在金門、烈嶼等地,結合軍事與民生使其相互依存。 

烈嶼:典雅古宅

20世紀初有許多金門人選擇前往南洋發展,號稱「落番」。這些異鄉遊子在功成名後,回到故鄉興建洋樓,以示光宗耀祖。一行人騎著機車,跟著臺灣系 湘芸 穿梭烈嶼的鄉間小路穿梭,來到「蘭亭別墅」。屋主是在新加坡發展的富商,於1930年代返鄉建造這座美輪美奐的洋樓。 在湘芸的指引下,大家在建築外貌上搜尋各項「亮點」。有象徵權勢的老鷹、象徵地位的獅子、象徵和平的鴿子,而外牆的一對天使浮雕也同樣受到西方文化影響,但又參雜中式建築左右對稱的元素在裡頭,同樣具有中式建築意象的還有代表多子多孫的桃子、代表富貴的牡丹花、諧音象徵福氣的蝙蝠。 這些象徵性雕刻與裝飾為大家開啟了有關符號文化的交流與討論—為什麼要有印度人的圖像?而出現在地板的蠍子是什麼意思?夾雜中文、英文,甚至閩南語的熱絡交談讓原本瓦礫中靜默沈睡的優雅古宅重現過往的光華。 史之註:蘭亭別墅在戰爭期間先後成為日軍與國軍的戰時指揮部,爾後又轉為國小老師宿舍。目前則因建築結構老舊,有崩落之虞而暫停使用。非常期待「金門縣定古蹟青岐蘭亭別墅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完工後,蘭亭別墅能重奪往日風采。 另一個參訪點是做落在單姓村的「吳秀才厝」,該地家族以曬鹽發家致富,會以吳秀才命名是因為有族人在清末時考上秀才。舜凱在簡單介紹完歷史脈絡後,接著聚焦在「閩式建築」的特點,帶領大家進到這座「二進」的家族宅第內一一解釋建築的各項特點。穿梭在古厝裡,師生們最後停留在大廳,解釋著牆上的族人遺像與漢文化對親人的緬懷方式,相信無論是中西混合的蘭亭別墅,還是古韻猶存的吳秀才厝,都打開師生們對居住的想像。 唉之註:參訪完這些豪氣的建築群後,「唉!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之感油然而生 > < 

烈嶼:戰地、勇士與和平

烈嶼的貓公石海岸距離對岸廈門最近只有1.8公里,戰地前線的地景自然是我們拜訪烈嶼的重點之一。這個主題由臺灣系 卉恩 介紹。大家首先驅車沿著舊時的環島戰備道前往貓公石海岸,停車後步行來到潮水襲來的海岸邊,此地又比前一天造訪的古寧頭更接近廈門!或許外籍生們已經慢慢習慣金門這個前線的「和平」氛圍,不再像昨天感到如此震驚,不過大家輪番透過望遠鏡望向對岸林立高樓,或許想的是相似的議題—和平與安居。

卉恩接著帶大家到「勇士堡」進行導覽。過去兩岸緊張期間,國軍在大小金門沿岸埋設大量地雷,數量多達七萬枚。然而,地雷可以反登陸,卻也為一般民眾帶來嚴重的意外傷害。政府呼應國際訴求,主動清除海岸的地雷,而昔日的勇士堡坑道則改為地雷主題的展示館。 坑道入口擺設的地雷試圖形塑戰時的緊張氣氛。裡頭擺設戰後掃雷大隊的裝備,金門烈嶼地區的地雷種類,還融入人權教育,將世界各地尚有擺放地雷的國家,以及因為這些地雷而身體殘缺不全的資訊都展覽出來,頗有警示戰火無情的意味。展示館事以碉堡結構而建,做為緊急時期人民也能躲避的坑道,其長度與深度都很驚人,走在看似無盡的長廊裡,左右兩邊都是戰爭的紀錄、訴說著火藥/冷兵器的無情,也提醒人們危機並未遠去,光是現在仍有萬枚以上的地雷沉睡在金門烈嶼周圍的海域這項事實。來自波蘭的兩位外籍生也分享了參訪的感想,他們提到自己來自於一個以「戰爭」作為建構集體記憶的國家,而這些沈重的歷史成為形塑國家主義的養分。在走出坑道前,有一段戰爭的聲光體驗區,四散的光線配上轟隆的砲彈聲與槍響,那也是能與神靈祈願力量比擬,能震碎世界不分語言與國界心防,戰火無情的聲音。

行程的最後,大家再來轉到勝利門與823紀念碑。該紀念碑矗立在圓環上,底座是國民黨黨徽。卉恩為大家說明設立緣由是為肯定列嶼在事件裡的重要性,823砲戰於1958年08月23日晚間6點開戰,短短兩個小時來射五萬多發砲彈,44天的戰役,列嶼估計共承受22萬多發的砲彈。不過後期中共不再單純使用填裝火藥的砲彈,而是改以宣傳單塞入砲彈裡,企圖拉攏人心。透過戰地的導覽,不難發現國民黨與共產黨在大時代的背景下在積極爭取以「中國」為名稱的主權,如今砲戰的威脅已然遠去,823砲戰的紀念碑也成為拍照熱門的觀光景點,只是需要謹記此刻的自由與民主得來不易,強權相爭下受害最大的人們,或長眠在宗嗣祠堂、或沉睡在將軍廟,更多的是化為身邊親人永遠的哀痛,飄散在歷史長河中。

活動側寫:111級 曾子睿同學 主筆

側寫日期:2022.10.15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