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側寫】「人文及社會科學基礎人才培育計畫」112-1學年輔導計畫-花蓮女中課程

ImgDesc
ImgDesc
ImgDesc
發佈日期 : 2023-12-26

本系張瓊文老師在清華大學鄭志鵬教授邀請下,參與「人文及社會科學基礎人才培育計畫」112-1學年的輔導計畫,為花蓮女中高一語文資優班規劃兩堂人文地理概論。

第一堂課(11/17)採移地教學,帶領著十二位學生與四位隨隊教師一起步行走訪花女附近地點,透過導覽走讀重新發現一些被不經意忽略的日常地景,探索存在於生活周遭的地理知識。課程以菁華橋下的美崙溪畔為起點,同學們在老師的引導下,觀察河岸兩側的地形差異,進而辨識左右岸、滑走坡和基蝕坡。老師提出一系列思考問題,讓同學們認識到在實地觀察中的挑戰,以及如何運用地理知識進行觀察。

大家隨後沿著溪畔來到一個回望菁華橋的定點,同學們從考察手冊中的老照片去比對這座興建於大正年間的菁華橋在戰後與現在的景觀異同,藉著感受到今昔地景在時間軸上的變化,開啟空間的歷史想像。接著,老師從大家熟知尚智路為同學們解說米崙斷層的分佈及其對花蓮市人文地景的影響。

隨著腳步的移動來到美崙溪口,大家眺望著花蓮港,聆聽花蓮港的前世今生。蓮港在日治時代就已建造,數十年來因突堤效應導致北濱海岸的海灘逐漸退去。曾是花蓮人嬉戲玩耍的沙灘,現在卻已不復存在。老師也分享了白燈塔的故事。在花蓮港改建前,白燈塔位於花蓮高中可見的地方,是許多老花中人放空時會望向的美好記憶。隨著港口改建,燈塔遷移到美崙溪口,從白燈塔轉變成了紅燈塔。或許數十年後,花女內將傳承著紅燈塔的動人故事。

第二堂課(11/23)回到教室裡,由同學們延續前一週實地觀察的學習任務,以「投射在花蓮地景的人地關係」為題,進行分組報告。各組恰皆聚焦在海岸地景,同學們從所蒐集到的網路資料,初步整理出包含花蓮港變遷、北濱海岸地形,以及防波堤對於海岸的影響等不同面向的主題。綜合各組的分享,大家體認到現今海岸地景的變遷深受砂石開採、築堤工程等人為開發所影響。更有組別在討論消波塊的功能與缺點時提及這些推放在海岸邊的大型物體似乎讓人與海洋產生更大的距離。透過各小組的報告,可以看見同學們實地踏查後經過反思對於自己所在的地區有更深刻的瞭解,也讓同學們重新思索人地互動與影響。

老師在課程的後半段與同學門討論花蓮所謂「後山」位置性。後山是空間方位?是漢人先來後到的時間順序?還是發展主義的價值序位?老師從人文地理學的視角為同學重新詮釋大家已熟知的花蓮,藉以提醒大家地理學的知識並不是眾多地名或產物的集合,而是從空間、地方、尺度的面向去認識我們的生活世界。最後,老師期許同學試著去翻轉臺灣地圖,從在地出發,就會看見不一樣的花蓮。這是一堂丟開課本、離開教室的人文地理課,學習走進鄉土的日常去認識我們的世界。

註:感謝桃園市大園國際高中莊喜如老師協助課程規劃,並感謝花蓮女中資優教育專案計畫助理何芷琴協助行政聯繫。

楊舜凱、林湘芸 撰文

 

瀏覽數: